一般而言,市场需要投资理论提供预测性,以便决定入市的方向和价位及策略。波浪理论的另一条定理是波浪是走完才知道,当波浪走完了,你才来分割波浪,那当然然是百发百中了,但这是在捕捉波浪吗?那还有实际的市场意义吗?波浪大师实在太高明了,完成了的波浪在纸上慢慢分析,哪有不对的?怪不得很多人争着做波浪大师。完成了的波浪还能卖出钱吗?既是得待波浪走完才知道波浪的分割,波浪理论就肯定没有前瞻性,没有预测性,没有为市场市场决定买卖的功能性 。这是事后的诸葛亮,肯定百发百中。但这百发百中,还有甚么用处呢?真是荒天下之大谬!
经过长期学习、研究和实战,个人认为千人千浪,一切都是后知后觉,本人是对艾特略系列的波浪理论持批判态度的,也望各路专家不再不经思考,便引用似是实非的错误波浪理论误导众生,涂害市场,实是害人害己。
波浪理论家对现象的看法并不统一。每一个波浪理论家,包括艾略特本人,很多时都会受一个问题的困扰,就是一个浪是否已经完成而开始了另外一个浪呢?有时甲看是第一浪,乙看是第二浪。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看错的后果却可能十分严重。一套不能确定的理论用在风险奇高的股票市场,运作错误足以使人损失惨重。甚至怎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浪,也无明确定义,在股票市场的升跌次数绝大多数不按五升三跌这个机械模式出现。但波浪理论家却曲解说有些升跌不应该计算入浪里面。数浪完全是随意主观
波浪理论,是由艾略特总结并发现的股票走势规律:在一段时期内,股价的波动(即上升和下跌)会交替进行,上升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的两个最基本形态。上升浪又可以再分成五个小浪,调整浪也可以分成三个小浪,它们的涨、跌呈螺旋型形态运动,股价不会出现突然性的上涨和下跌,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断崖式急涨和急跌,它的运行轨迹,一般都会存在一个缓冲的过程,不管缓冲波是长还是短,都会遵循这一规律。不管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,每个完整循环都会有几个波段。多头市场的一个循环中前五个波段是推动的,后三个则是调整的;而前五个波段中,第一、三、五,即奇数是推动上升的,第二、四,即偶数属于调整下跌。
在股票市场中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,第三浪可能是最长的,即上升时升幅最大,下降时跌幅也最大。
一 波浪理论的原理来自于数据统计,具有统计意义的正确性。波浪理论是美国人艾略特发现的。艾略特是个会计,对数据特别敏感。在研究股市时,很自然的运用了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,统计出股价(或指数)的八浪运动模式。这种模式,是大多数股价(或指数)循环运动比较常见的模式,具有一定的准确性。特别是在出现典型的浪型时,可以预测下一浪的运动方向,在实战中特别有意义。但是,要注意,一旦走势和预测的不同,要赶快清仓出局观望。因为,波浪理论只是统计意义的准确,即最大概率的走势,不能排除特殊的意外的走势。
二 波浪理论的最佳适用目标是指数,其次是大盘股。中小盘股最差。因为根据统计原理,数据越多越准确。那么,指数的数据是最多的,相对准确。所以艾略特本人也说过,波浪理论主要在分析指数时使用。对个股,我觉得也有效果,但是效果不如指数。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个股的数据没有指数多。但是,大盘股的数据一般也比较多,分析也相对准确。至于中小盘股,在一定条件下,也有相当的正确性。下面我们再仔细分析。
三 波浪理论的使用范围是按照波段走的股价(或者指数)。这类股(或指数)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,一般在非牛市时比较准确,牛市不准确。所以,对A股来说,2005年以前比较准确,2005年后进入牛市后就不准确了。很多人在牛市使用波浪理论往往错误,原因就在于此:波浪理论本身分析的对象走势不是很强的,牛市时走势比较强,不能使用波浪理论分析。在2005年以后,特别是2016年以后,趋势型的慢牛股比较多,使用波浪理论分析基本不准确。所以,对趋势型走势不能使用波浪理论分析。